科技创新 -星网大数据-科技行者

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喜马拉雅等社交传播平台的战略合作媒体、战略合作机构

中国版ChatGPT争夺战打响!VC/PE热议:还需面临这些重要挑战

2023-02-21

每经记者 李沛沛 姚亚楠 每经编辑 彭水萍

2023年开年,ChatGPT迅速火遍全球,短短两个月时间月活突破一亿,成为被载入史册的应用之一。

ChatGPT的大火引发了全球科技巨头的一场“军备竞赛”,国内的“中国版ChatGPT”争夺战也是一触即发。

在国内众多大厂中,百度是最早做出明确表态的公司之一,2月初就正式宣布将在3月上线百度版ChatGPT“文心一言”,打响第一枪。

接下来,华为、腾讯、阿里、京东云也都公布了自身在相关领域的布局情况,还有消息传出称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有开展类似ChatGPT和AIGC的相关研发。

作为长期关注AI赛道、走在第一线的VC/PE,对于AI大模型和“中国版ChatGPT”也保持着高度关注。我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超级大脑”AI大模型?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目前面临的挑战又有哪些?

针对这些行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级市场知名投资人。

VC/PE看好“中国版ChatGPT”:一定会有自己的AI大模型

“未来国内一定会有自己的AI大模型,并且也一定会诞生自己的ChatGPT。”在谈到打造AI大模型和“中国版ChatGPT”是否现实时,多位投资人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创世伙伴资本合伙人聂冬辰进一步解释称,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较强的模型开发和算法优化能力,大量优秀的AI工程师,具备打造中国版ChatGPT的条件,“当然,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涉及数据的收集清洗、算法的设计优化等多个环节,我们看到已经有几家公司在努力去做,但目前都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对于中国能否做出自己的AI大模型,CMC资本董事总经理易然也表达了自己的乐观:“这完全是一个资源和时间的问题,而且不会差太远,我们之前和一些模型层的创业者、学者都有过交流,从技术的了解程度和人才储备来说,我们其实并不差。此外,现在关于模型构建方面的学术交流也很开放和活跃,我们可以做一些参考。”

而在线性资本投资总监白则人看来,大模型这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为虽然OpenAI的代码没有开源,但是整个的构建思路已经通过论文的形式发出来了,大方向上已经明确,只是在模型构建和效果优化方面的探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有大量工程化问题要解决,并且训练成本也非常高。

“我觉得市场还需要多一些耐心。至少在AI大模型这一块,做出来这个事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判断达到类似ChatGPT的效果差不多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白则人表示。

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则表示,他非常喜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所说的一个比喻:过去的AI更多的是“大炼模型“,也就是说每家科技公司都是各自独立研发专用小模型;今天这一代的AI技术,叫做“炼大模型”,底座模型是由某些特定的机构研发出超大规模的通用模型,“这个模型不再是针对某一个专门应用开发的,它的训练数据是互联网上能够看到的所有数据,数据也不需要做特别的标注,训练也不需要监督,做出来的是通用人工智能能力,然后第三方基于底座模型,针对千万个应用场景去开发软件”。

他指出,从“大炼模型”到“炼大模型”的范式转变,对AI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挑战:需要足够的算力、模型工程化的人才和完整生态

国内巨头已经纷纷入局,那么要做出ChatGPT这样的现象级产品,目前还有哪些现实的挑战摆在眼前呢?

易然坦言,国内的公司此前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一些探索了,如果要达到类似ChatGPT的效果,还需要更多资源和时间的投入。“当然像芯片等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阻碍,但是应该也会有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法。”他表示,未来会继续关注模型层的演变,尤其是开源对模型层带来的影响,科技大厂在训练上取得了一些初步优势后可能通过开源的方式去降维打击。创业公司如何更好地利用开源的模型,能否构建出属于自己垂直领域、更精细化的小模型也值得期待。

在白则人看来,要做出国内自己的AI大模型,最关键的要素是要有足够的算力和模型工程化的人才。

“算力这块可能会面临卡脖子的问题,而且除了硬件方面,可能还有一些比如说计算框架层面这些软件层面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GPU近年来也在快速发展中,所以我觉得国内的企业还是有实力可以去做的。”

聂冬辰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构建中国的AI大模型需要几方面条件更加成熟:首先是底层技术能力,在模型构建和训练方面要有持续大量投入,形成自己的中文语言大模型。其次,在数据方面,要有足够体量的数据灌进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清洗是一个非常庞大且耗时耗力的过程,需要有公司踏踏实实地能把这件事情做成。此外,整个市场,无论是科技大厂、创业公司还是投资人,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投机、不跟风。“如果我们真的能沉下心来,十年如一日地朝着自己的AI大模型方向去训练演进,肯定能做出来”。

而在谈到关于中国在生成式AI和底座大模型的挑战时,周志峰指出,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算力问题。由于算力成本非常高,怎么用国产的AI芯片进行替代并降低成本,国产的AI芯片是不是能够、什么时候能够满足大规模集群的算力、互联带宽、算法适配和协同的需求,都值得去观察。

其次,过去一周很多人说国内的科技大厂和创业公司推出的大模型与ChatGPT是有代际差别的,我们落后了至少一代。在看Open AI的发展时会发现,ChatGPT也好、GPT-3也好,是需要很长时间研发积累的。

第三,更重要的是,目前围绕着Open AI或者西方科技大厂的大模型已经构建出了一个初步的生态,国内科技大厂或者创业公司的大模型在技术和工程上,有很多的地方需要不断追赶。“如果只是训练出大模型,没有人去用,缺少完整生态,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周志峰表示,“最后,我还是非常坚定地看好生成式AI和大模型,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巨大的AI开发范式的转换,将会真正的被利用到更多应用场景。”

继续阅读

扎克伯格效仿Twitter推出认证服务?马斯克:这是必然的

2023-02-21

鞭牛士 2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马克·扎克伯格宣布推出新的“Meta认证”订阅服务仅仅几个小时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就在推特上表示,Meta将“不可避免”地走上推特的道路,对认证状态收费。

有媒体在推特上发文称,扎克伯格抄袭了推特,以每月12美元的订阅价格为用户提供认证服务,并授予蓝色徽章。对于扎克伯格的这一举措,马斯克在推特上简单回复称:“不可避免。”

自从去年10月接手推特以来,马斯克就开启了推特的商业化道路,推出了蓝V认证服务,订阅起步价为每月8美元。

继续阅读

开“卷”拼多多,京东将升级“百亿补贴”为一级入口

2023-02-21

宣布将“低价”作为今年京东零售的主题后,京东终于有所行动。

36氪独家获悉,京东将于3月初(3月8日)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直接对标拼多多,目前已进入商品池选定以及竞价系统上线前的冲刺阶段。

与此前只在6·18或者双11等大促期间出现在“京东秒杀”子频道中不同,这次“百亿补贴”将在京东app内拥有一级入口,由以往的“大促”模式变为“日销”模式。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此次百亿补贴将覆盖全品类,并不只局限于3C等京东传统优势品类,且自营和POP商家都将参与其中。

据悉,京东将在后台设置全网比价系统,“也会安排采销实时进行跟价,商品价格一旦高于外网,将实行‘双倍赔付’”,上述人士告诉36氪。不过,“双倍赔付”有一定的商品池,并不覆盖全品类商品。

多位商家都在近期收到了京东采销的通知,要求其调整产品结构。一位家电POP商家表示,“百亿补贴可能会设置差异化商品,与原有的自营和POP店铺商品做一定区隔。”

早在前两年,京东就开始“百亿补贴”的尝试,但因为预算有限,且选品局限——以自营商品或者3c品类为主,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对于此次百亿补贴的改版,早在去年双11前后京东内部就已有讨论。有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双11前夕,京东已经开始拿着李佳琦、罗永浩等主播的价格与厂商比价,要求重新拿到最低的报价。但彼时商家反映普遍冷淡,京东得到的反馈并不好。

“立项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一位京东零售的中层告诉36氪,不同部门之间分歧很大。“百亿补贴的定价体系会不会冲击原有自营和POP生态?流量和搜索权重如何分配?GMV和利润怎么保证?”都是讨论会上争议的焦点。

上述中层透露,直到上周,这一项目才最终由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拍板,并在预算层面不设上限。但该中层也表示,目前内部还暂时没有确定的GMV目标。

2019年6月,为了弥补自己在一二线城市高价值用户的不足,拼多多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根据官方说法,其补贴的商品SKU在1万上下,贡献的GMV已占到总GMV的10%左右。

依靠对苹果、戴森、茅台等大牌动辄补贴500元的巨大优惠,拼多多从天猫和京东手中抢走了大量的用户订单,获得了GM爆发的同时,也带来了平台美誉度的升级。

早从2021年开始,京东内部就已对此警惕,但直到去年3C品类增长的持续疲软,内部的焦虑才愈发明显。去年三季度,京东在3C电子的收入同比仅增长8%。

“百亿补贴”独立频道的上线,能帮助京东稳住一二线城市的用户,而延伸全品类的覆盖,或许也能让京东在“京喜业务”撤退后,重新找到对下沉市场的抓手,“稳住存量,继续追求新增量”是“百亿补贴”应该起到的作用。

作为一家有着传统零售基因的互联网公司,京东过去十几年的立足根本是“成本、效率和体验”,但在过去几年这一优势正在被蚕食。

去年底的内部管理会上,刘强东痛批了一众高管,并强调“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不要以为掌握了定价权,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在这之后,京东零售内部就把2023年的主基调确定为“低价”。

刘强东的洞察无比准确。多位京东零售内部员工反馈,过去两年,在很多品类上京东的商品价格已经高过天猫,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很多品类上京东的佣金抽成要高于天猫;处于用户体验的考虑,京东会要求POP商家采用京东物流的服务,这变相提高了商家的履约成本。

一位内部人士还告诉36氪,“拼多多的很多品类并不要求展示好评率,但京东会要求商家的好评率在90%,甚至95%以上,达不到就可能被降权”,这一严苛的要求也增加了商家的服务成本。

为了实现“低价”,在近期的内部管理会上,刘强东反复强调“要实现自营和POP商家的良性竞争,不能单纯追求GMV,谁能做到低价就给谁流量”。为了降低商家的物流成本,刘强东也表示,“要允许POP商家选择其他物流服务,不必强制采用京东物流。”

在“百亿补贴”之前,关于如何做“低价”,过去几个月京东已经开始做尝试。

允许“个人商家开店”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之前因为对商品质量和服务的担忧,京东对个人店的门槛很高,甚至会取缔,此次放开也证明了京东做“低价”的决心。根据官方消息,“约60%的类目的个人商家可以享受技术服务费率低至0%,部分类目商家保证金降幅达80%”。

近期,京东的“个人商家”已经迎来入驻高峰,这很大程度丰富了京东三方商品供给。因为运营成本较低,个人店未来也会更多承担京东零售“低价”俘获下沉用户的任务,这是刘强东一直以来不想放弃的战场。

不过对于“百亿补贴”能否做大,无论是内部还是商家都相当谨慎。

因为常年利润微薄,一位内部员工对京东“百亿补贴”的预算到底有多大,持怀疑态度。在与商家的对谈中,他也表示“大家的反应并不强烈”,这似乎也可以理解。

与拼多多“百亿补贴”以经销商的货品为主不同,京东“百亿补贴”难免要兼顾自营和POP生态的商家。以拼多多补贴最多的两个品类“苹果”和“戴森”为例,这两大品牌均未在拼多多开出官方旗舰店,但在京东和天猫平台却均有官方旗舰店。

“拼多多大量补贴经销商商品,对自身生态的影响并不大,相反还可以收获一众高质量用户,但京东做低价补贴,很可能破坏整个生态的定价体系”,上述员工表示。

在去年双11,因为在京东售卖的商品价格远低于线下渠道商,五粮液就曾要求暂停与京东的合作。“如果真的实行百亿补贴,类似的事情或许还会发生”,一位商家告诉36氪。

无论如何,“低价”已经成为2023京东零售的主线,但决心有多大,执行力有多强,将相当考验京东的管理层们。

继续阅读

芯片公司的2023,会好吗?

2023-02-19

虽说2022年整个半导体产业弥漫着各种不利因素,对于身处半导体行业的每一家厂商而言都富有挑战性。但是从各家的财报来看,整体情况还都不错,但是2023年或将是一场“灾难”。一方面消费的萎靡难以有效提振,另一方面,消化库存也需要时间,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写,2023年全球芯片行业的市场压力依然不小。

我们看到,2023年不少芯片企业节衣缩食,砍资本支出,据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预测,2023年全球芯片行业资本支出仅为1381亿美元,同比降幅高达26%,不过也有些企业正好趁着这一时期,建新厂,积蓄力量。

晶圆代工厂商

三星:资本支出与2022年持平

2022年三星全年收入为302.23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为43.38万亿韩元。对于2023年,三星预计受经济放缓和库存调整影响,上半年需求可能暂时回落,不过将在下半年开始复苏,主要集中在HPC和汽车行业。三星将扩大先进节点和产品的比重,如DDR5、LPDDR5x和Gate-All-Around (GAA)工艺。目前三星的3nm第一代工艺正在量产,良率稳定,在第一代量产经验的基础上,3nm第二代工艺正在快速推进。届时三星的3nm制程将开始收获订单,例如谷歌的Tensor G3和高通骁龙8 Gen3芯片组。

在资本支出方面,2022年的资本支出总额达到53.1万亿韩元,其中半导体47.9万亿韩元,显示器2.5万亿韩元。三星表示将2023年的资本支出将与2022年持平,在三星看来,当前半导体行业的不景气是建设晶圆厂的大好机会,三星不会减少晶圆生产或停止芯片生产线。

台积电:资本支出略低于去年,估计320~360亿美元

台积电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22638.9亿元,同比增长42.6%,净利润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70.4%,首度超越万亿元新台币大关。展望2023年,总裁魏哲家预计不含存储的全球芯片产值约衰退4%,芯片代工产业约下滑3%。

至于2023年资本支出方面,台积电1月12日宣布,今年资本支出估计介于320亿美元至360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历史新高363亿美元。台积电预估,今年资本支出约70%用于先进制程技术,约20%用于特殊制程,其余约10%用于先进封装、光罩制作及其他。台积电强调,将持续投入研发投资,估计今年研发支出将增加两成,去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约7.2%,今年相关占比预期将提升到8%至8.5%。

图源:经济时报

英特尔:2023砍掉30亿美元资本支出

英特尔是芯片行业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公司之一,因为其大约一般的收入来自其PC芯片部门。2022年英特尔全年营收为631亿美元,较2021年的790亿美元下跌20%,净利润为80.14亿美元,较2021年的198.7亿美元暴跌60%,这几乎是是英特尔20多年来最糟糕的年报。而且英特尔CEO基辛格表示,经济的不确定性持续到2023年。

来源:英特尔

因此,英特尔做出了一系列资本支出调整,包括在2023年通过裁员、推迟建厂计划以及其他一些紧缩措施(如暂停RISC-V计划和网络交换机业务等),来削减3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并且到2025年底减少80亿至100亿美元。

在英特尔核心业务出现疲软之际,它正在扩大晶圆代工规模,目标是2030 年前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业者。自转型代工业务以来,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在稳步推进。2022年其代工服务同比增长14%,第四季度营收为3.19亿美元,同比增长30%。

综合而言,面对AMD在PC CPU的猛追猛打,以及台积电和三星在晶圆代工领域的压制,2023年和2024年对英特尔来说会非常艰难。

存储芯片供应商

过去一年,储存芯片产业经历了库存过剩、订单减少、价格暴跌,然而,2023年,存储行业的寒冬还在继续。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预测,2023年的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还将出现17%的降幅。

SK海力士:利润大跌44%,2023年资本支出减半

2022财年收入为44.648万亿韩元(363.2亿美元),同比增长4%,但营业利润约为7.007万亿韩元(合57亿美元),较2021年的12.41万亿韩元(合109.9亿美元)下降44%。

来源:SK海力士

对于2023年的市场情况,SK海力士认为,上半年行业低迷更为严重,但预计市场状况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改善。由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SK海力士将继续减少投资和成本,同时通过优先考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市场来尽量减少经济低迷的影响。具体表现为,SK海力士将维持去年10月份宣布的投资规模,比2022年的19万亿韩元减少一半以上。但是,将继续投资DDR5、LPDDR5、HMB3等主流产品的量产和有增长潜力的市场。

美光:资本支出锐减40%,裁员规模再扩大

美光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锐减47%至40.9亿美元。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 预计,直到2023 年底前,公司盈利能力仍会受到挑战。

在2023年资本支出方面,美光去年12月21日宣布将2023会计年度资本支出自原先预期的80亿美元左右下修至70-75亿美元,较2022年度的120亿美元大约年减40%。除了减产投片和投资之外,还将采取裁员、高管减薪、暂停2023年奖金等行动缩减支出。

2月17日,美光突然宣布,将之前的裁员规模从10%扩大到15%,涉及人数扩大到7200人。美光发言人Erica Rodriguez Pompen表示,目前半导体库存太多,需求不足,已失去定价权。

其他全球芯片供应商

高通:发力汽车、物联网等新领域

高通2022财年(截止2022年9月底)总营收为4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90.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3%。但是2023财年Q1财报,净利润为22.3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3.99亿美元相比下降34%。

高通已经多次下调了对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预测,并给出了比预期更悲观的销售前景。目前高通正在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在更成熟的业务领域的支出,并将这些资源和资金重新分配给汽车和物联网等新领域。

AMD:2023赢下更多CPU市场份额

2022年又是AMD增长强劲的一年,尽管下半年PC环境疲软,AMD仍实现了高速增长和创纪录的营业额。2022年AMD全年营业额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4%,毛利率为45%,同比下降3%,经营收入为13亿美元,净收入为13亿美元。

AMD在2022年已拿下CPU市场近1/3的市场份额,2022年第四季度,根据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第四季度英特尔在x86处理器市场的份额为 68.7%,而AMD为 31.3%。

2022年AMD还完成了对Xilinx(赛灵思)的战略收购,AMD表示,有信心在2023年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并实现长期增长。

德州仪器:建厂狂魔,瞄准300毫米晶圆厂

德州仪器 (TI) 是最大的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制造商,2022年TI营收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2022全年工业和汽车合计占TI收入的65%,同比增长约3%。除了汽车业务之外,TI表示其他所有业务需求都疲软。但即使如此,TI也丝毫没有动摇资本支出的决心。分析师目前预计,TI今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收入的20%,为20年来最高水平。

TI真的是建厂狂魔,此前TI宣布计划在谢尔曼建造多达4个300毫米晶圆厂。2月16日宣布,德州仪器将在美国犹他州李海 (Lehi) 建造一座新的12英寸晶圆厂,新工厂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最早将于2026年投产,可支持65nm和45nm生产技术制造模拟和嵌入式芯片。TI认为,300毫米晶圆的扩建将是其未来数十年继续取得增长的关键。

ADI:2022年是ADI最赚钱的一年

2022整个财年(截至2022年10月29日)ADI营收达到了120亿美元,工业、汽车和通信领域的B2B市场营收均创下纪录。ADI CEO Vincent Roche表示:“ADI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了创纪录的收入。而2023年第一季度ADI收入为 32.5 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31.5 亿美元。CEO Vincent Roche表示,尽管存在宏观不确定性,但工业和汽车市场的需求仍然具有弹性。

意法半导体:扩大资本支出用于SiC

2022年意法半导体营收年增26.4%至161.2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21财年的19.0%增至27.5%,净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9.6亿美元。预计2023财年收入在168亿美元至178亿美元之间。

来源:ST

2022年ST资本支出为35.2亿美元,今年预估年增13.6%至40亿美元,主要用于增加300 毫米晶圆厂和碳化硅制造能力,包括衬底计划。

恩智浦:汽车领域大放异彩

恩智浦2022全年营收为1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为2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8.6%。整个 2022 年,汽车和核心物联网市场的需求强劲,超过了公司的供应能力。对于 2023 年第一季度,该公司预计收入约为 30 亿美元。这意味着同比下降 4%,环比下降 9%。

来源:恩智浦

对于2023年,恩智浦表示虽然消费、移动应用需求受大环境影响而相对低迷,但车用、工控等市场需求还是相当强劲,相关MCU产品预计仍较吃紧,恩智浦继续面临某些节点和其他技术的短缺,例如 180 纳米、9055 氮化镓和高压模拟混合信号(恩智浦专有)。不过恩智浦在Q4获得了更多的供应,可能到2023年底,汽车业务供应短缺的问题会大部分缓解。

英飞凌:2023年稳中求进

2022财年英飞凌营收达到142.18亿欧元,同比增长29%;利润达到33.78亿欧元,同比增长63%。2023财年同样开局良好,2023财年第一季度,其营收达到39.51亿欧元,同比增长25%,利润达到11.07亿欧元,利润率为28%。展望2023年,英飞凌预计在2023财年的营收预计仍将达到约155亿欧元。

目前英飞凌正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建设新工厂,扩大其300毫米晶圆制造能力,以满足预期的模拟/混合信号和功率半导体加速增长的需求。该工厂计划总投资50亿欧元,是英飞凌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

瑞萨:净利润翻番,汽车业务强劲

2022财年瑞萨的营收同比增长51%,达到1.5008万亿日元,净利润增至上年的2.1倍,达到2566亿日元。如此强劲的收入与2021年收购Dialog以及汽车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强劲销售密不可分。瑞萨车用芯片事业涵盖微控制器(MCU)、系统单芯片(SoC)、模拟芯片以及电源芯片。2022年10月,瑞萨完成对4D成像雷达解决方案商Steradia的收购,进一步拓展在汽车领域的产品线。

来源:瑞萨

瑞萨表示,40nm车规级MCU的强劲需求仍将持续。尽管过去两年紧张的供需关系有所缓解,但8寸线产能依然紧缺,但其他方面业务的库存调整还在继续,将谨慎管理避免库存积压。

安森美:2023年SiC业务可观

安森美2022财年营收创历史纪录,实现营收8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19.02亿美元,同比增长88%。其中,汽车与工业终端业务合计营收46.5亿美元,同比增长38.1%,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安森美一直在提升碳化硅的产量以支持长期服务协议(LTSA),2022年安森美拿下了特斯拉的碳化硅业务,并将为大众集团提供碳化硅模块用于其下一代电动车的主驱逆变器解决方案。2022年安森美碳化硅收入超2亿美元,预计将在2023年实现10亿美元的碳化硅收入,同时上调了长期订单预测,预计23-25年间承诺的碳化硅收入超45亿美元。

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半导体需求是设备采购的主要驱动力,经过三年稳定的增长,SEMI预计半导体制造设备收入将在2023年下降15.9%,这主要是由于内存需求下降,导致了相关晶圆厂设备的需求今年将下降16.8%,然后在2024年反弹17.2%。其中晶圆代工和逻辑(占一半以上的出货量)将在2023年下降9%。后端设备,包括测试、封装和包装,预计今年将出现两位数的下降,明年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ASML 2022财年净销售额为212亿欧元,同比增长13.8%,净收入为56亿欧元,同比下降4.4%。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光刻机收入148亿欧元占比70%,量测为6亿欧元占比3%,其他安装与售后收入57亿欧元占比27%。光刻机实现销售345台,在光刻机产品结构中,EUV光刻机占比48%,共发货54台确认40台,浸没式81台,ArF dry28台,KrF151台,i-Line45台。2022年中国大陆市场为ASML贡献约22亿欧元收入(主要是DUV光刻机和量测设备),占ASML总收入的14%,占ASML EUV以外的整机设备收入的27%。ASML预计2023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净销售额将增长25%以上。其中2022年底的积压订单达到创纪录的404亿欧元。

来源:ASML

应用材料2022财年(截止于2022年10月30日)共实现营收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基于GAAP,公司毛利率为46.5%,营业利润为77.9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30.2%。2023财年第一季度,应用材料公司实现营收67.4亿美元,同比增长7%。

来源:应用材料

Lam是全球最大蚀刻制程设备供应商,2022自然年Lam的营收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存储客户贡献收入仍然超过一半。虽然Lam在2022年表现强劲,但对于设备主要用于内存领域的Lam来说,即将进入充满挑战的2023年。Lam Research表示,2022年全球WFE市场规模950亿美元,2023年估计降至750亿美元附近,下降20%左右。Lam已经宣布全球裁员1300人。

KLA 2022自然年收入达到10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净收入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可以说是半导体设备厂商中同比增长最多的。

写在最后

面对产业景气下行,几乎没有企业可幸免。2023年对于芯片企业来说,将有一场硬仗来打。但如果将目光放到2030年,半导体仍然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

继续阅读

推特新CEO是只狗!马斯克的玩笑该不该信?

2023-02-19

原计划要在年底才能确认的Twitter(推特)新CEO人选提前出炉了!

 

 

2月15日,马斯克在推特发文称“推特新任CEO太棒了”,并配上了一只穿着印有“CEO”字样黑色T恤的小狗端坐在办公桌前的图片,而小狗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份写有“弗洛基”(Floki)签名及几个“狗爪”掌印的文件。据悉,这只小狗正是马斯克2021年养的柴犬。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11月,马斯克就曾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弗洛基身穿印有推特LOGO的T恤,坐在推特南瓜灯旁的照片。

 

 

之后,马斯克又连续发推来介绍这位新任CEO:“比其他家伙强多了”、“他对数字很在行”、“还有成网红的潜质”,显然对这位新接班人很满意。

 

 

尽管目前来看,这应该又是马斯克开的一个玩笑,但也暗示了马斯克的选人计划或许并不顺利,不过,瞧着这位新任“掌门人”戴眼镜的样子,一看就是一只有文化的“修狗”,就是不知道为了说服这位新的“接班人”,马斯克给出了多大的诱惑,一吨香肠,还是一车牛排?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有消息称马斯克正在为特斯拉物色继任者,据ChatGPT透露,马斯克家还有一只名为“Treelon”的缅因宠物猫,那特斯拉的继任者有没有可能会是“Treelon”呢?

 

 

玩笑归玩笑,一向不走寻常路的马斯克就曾在未收购推特之前,抱着一个大水槽走进推特的办公大楼,以表达着自己的一些不满和想法。这次用宠物暗指“CEO”,到底在想什么,这个玩笑真就是个玩笑吗?

继续阅读

2023届名人堂最终候选人!韦德诺天王四大巨星在列 波波维奇上榜

2023-02-18

北京时间2月18日,奈史密斯名人堂官方正式公布2023届入选名人堂的最终候选人名单,韦德、托尼-帕克、德克-诺维斯基、保罗-加索尔四大巨星在列,马刺主帅波波维奇也上榜。

41岁韦德职业生涯总共出战1054场比赛,场均拿到22分4.7篮板5.4助攻1.5抢断,在荣誉方面,韦德生涯13次入选全明星,3次总冠军、1次全明星MVP、1次总决赛MVP和1次得分王,3号球衣早已被热火退役。

44岁的诺维斯基生涯出战1522场比赛,场均20.7分7.5篮板2.4助攻,在荣誉方面,诺天王14次入选全明星、1次总冠军、1次MVP和1次FMVP,职业生涯21年全都为独行侠效力,41号球衣早已退役,并且拥有独一无二的雕像。

42岁加索尔生涯出战1226场比赛,场均17分9.2篮板3.2助攻,在荣誉方面,加索尔2次夺得总冠军,6次入选全明星。

40岁帕克生涯总共出战1254场比赛,场均拿到15.5分2.7篮板5.6助攻,在荣誉方面,帕克生涯4次夺得总冠军,6次入选全明星和1次总决赛MVP

波波维奇是NBA历史执教胜场最多的主帅,目前仍在执教马刺,曾带领马刺5次夺得总冠军,三次当选NBA年度最佳主帅,四次当选全明星赛西部主帅。

2023年的名人堂最终入选名单将在4月2日宣布,2023年8月12日-13日将举行正式加入名人堂的仪式。

继续阅读

阿里出清Paytm股份,蚂蚁依然是大股东

2023-02-16

据相关消息显示,阿里巴巴清空了在印度Paytm持有的全部股份,累计套现3亿美元。不过「支付百科」注意到,同属阿里家族的蚂蚁集团仍是Paytm的最大个体股东,持有其股份的25%。

作为消费行业top的阿里退场Paytm引起轩然大波,但阿里方对此未予置评,让人摸不清其对Paytm的态度,而「支付百科」只能对其行为稍作猜测。

01

 

全球第四大支付钱包

 

Paytm是印度最大的支付机构,被国际市场誉为印度“支付宝”,它不仅能够完成一些支付行为,还展开了消费场景供消费者选择,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2021年,Paytm已经有超过3.33亿以上的印度用户注册,超过2000万以上的商户使用。目前,Paytm还是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

如果对照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对支付技术一定也有迫切的需求,所以印度“支付宝”Paytm的出现具备必然性。

拥有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印度的互联网有资格用宏伟的金融愿景去吸引一些踌躇不定的投资者,更能打动本就有投资意向的马云。

也正是在建立这种投资关系后,蚂蚁集团提供的战略帮助,让原本只有移动充值和账单支付方式的Paytm进入到了更广阔的支付场景中,像我们平时用到的生活缴费、打车出行、转账付款等等日常会用到的支付方式都得到了分享以及应用。

支付方式的改变让本就具备消费潜力的印度有了发展的缺口,而这一缺口更是在其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取消大额面币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即随之而来的是印度大量用户注册使用Paytm,让后者成为了全球体量最大的金融支付机构之一。

用宏观角度来看,印度“支付宝”的发展是对世界金融消费崛起的促进,也是全面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步骤,当印度的消费金融体系蓬勃发展时,就能够带动其当地并不断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行为,从而影响到投资者们的利益让他们有机会获利。

简单来说,Paytm之所以能够获得融资以及帮助,也正是因为其发展形势良好后更有利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和软银集团等企业的业务拓展、企业发展。

02

 

阿里出售Paytm股份的目的

 

Paytm的发展既然带动了印度国内消费方式的改变,消费水平的升级,阿里又为什么会进行“大撤退”呢?其实从国内各个互联网大厂在印度纷纷碰壁吃灰的状况来看,印度环境并不适合国内企业在其当地开拓发展,阿里撤退似乎也早有迹可循。

据数据统计,到目前已经有至少有500多家国内企业遭遇到印度的相关部门调查,其中包括的行业就有手机厂商、设备供应商、基础设备供应商和移动应用程序供应商等,且就在2022年5月,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7.25亿美元(约48亿人民币)的资产被印度扣押。

鉴于以上多家国内企业碰壁的状况,阿里的撤退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内。

另外,Paytm通过蚂蚁集团能够学到的支付技术已经支付足够支持其国内大环境的发展,并且形成自己的体系,又因为印度政策要求个体股份最多不能超过25%,所以阿里很可能为了避嫌并保全蚂蚁集团在PayTM内的最大股东地位才选择退出。

总的来说,阿里在认可印度的市场规模和潜力时或许就预想到了当前的现状,所以在助力Paytm的过程中,才会选择以背后指导的方式帮助它的发展,但阿里的退出并不能说明印度市场的不可行,毕竟目前蚂蚁集团依旧是Paytm最大的个体股东。

继续阅读

当中国Biotech不再迷恋外企销售高管

2023-02-14

 

谭卓曌

王晨丨

 

2023年新年前,行业内喜欢第一个吃螃蟹的Biotech信达生物,这一次又有了新的“吃螃蟹计划”。

 

2022年8月,首席商务官刘敏因为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后,信达生物一直在寻觅新的商业化掌舵者。经多方求证,恒瑞医药前董事长周云曙或将加入信达生物。

 

头部创新药企向传统药企的营销高管伸出橄榄枝,这实属开行业先河。在搭建商业化团队时,大多数创新药企会利用高薪和期权从跨国药企“请”来精通营销的企业高管,鲜少看中出身于传统药企的销售高管。

 

应该说,有着20年多年跨国药企经历的刘敏在信达生物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他一手打造了一支近3000人的商业化团队,在PD-1混战之初,他主导信迪利单抗顺利成为首个医保报销的PD-1。2021年,在全部国产PD-1抑制剂销售排名中,信迪利单抗销量仅次于恒瑞卡瑞利珠单抗。

 

这也是为什么在其他创新药企频繁调整商业化策略,商业化负责人和销售人员历经数轮变动的时候,信达生物的销售高层相对稳定。2018年,君实生物建立商业化团队后,负责人已经变动4次,仅在2021年更换了3个首席商务官。反观刘敏,自信达生物上市前夕加入,一路伴随这家企业从不出彩的Biotech成长为夺目的Big Pharm。

 

但和所有创新药企一样,信达生物没有摆脱亏损的魔咒,产品商业化并没有使企业扭亏为盈,动辄几千人的商业化团队反而造成巨大的成本支出。目前,信达生物已经有7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尽管投入产出比要远远好于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等创新药企,这些产品收入仍旧无法覆盖搭建销售团队所付出的成本。

 

在出海受挫、PD-1价格战、医保谈判、资本寒冬多重因素影响下,创新药企们终于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被迫开始思考企业最基本的要义:如何生存、如何盈利。

 

中国创新药投资环境大好时,Biotech引进外企高管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他们光鲜的简历可以给企业估值和融资锦上添花。当真正的商业化阶段到来、市场寒冬笼罩时,需要的销售高管是真正能在市场上卖得动货又不会抬高企业成本的角色。

 

在刘敏离职之后,启用在传统企业摸爬滚打做营销的高管们,或许是信达生物的一种投石问路,或许经过试炼之后的深思熟虑。一些行业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勇敢的尝试,也会更符合当前biotech的情况。“他们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更快改善企业财务报表,帮助创新药企重新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也会有行业人士担心,创新药企和传统药企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不一定会产生绚烂火花。

 

不管未来结局如何,信达生物已经走出了这一步。

 

 

-01-

一度是潮流:Biotech自建商业化团队

 

 

当美国的Biotech公司在新药研发成功后选择直接卖身、套现退出时,中国的Biotech没有斩断不切实际的Pharma之梦。2015年后,政策开山、人才回流、资本加持,中国创新药企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在资本的狂轰滥炸之下,第一批上市的创新药企们跃跃欲试,争先搭建商业化团队,期盼自己成为下一个安进或再生元——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

 

谁也没有意识到,做大、做全将会是一条极为艰难的匍匐之路。由于大多数上市产品为me—too或me—better,并非first—in—class,导致了企业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沼中。为了扩大规模效应、迅速占领市场,给资本市场一个完美的答案,创新药企开始疯狂烧钱,利用大品种的先发优势快速建立一只规模宏大的销售团队。

 

2019年,PD-1商业化的元年,仅仅一年时间,信达商业化团队增加到1100人,君实生物的销售人员扩展到400多人,百济神州超过了1200人。如今,信达的商业化团队有3000人,君实生物为1100多人,百济神州高达4000人。短短4年时间,这几家创新药企建立上千人规模的商业化团队,这个速度与规模是所有传统药企不敢想象的。

 

一位药企部门负责人提及,创新药企的销售高管绝大多数是外企出身,这些人到了国内的biotech公司后,基本沿用外企的那一套组织架构,大区下面分区域,区域下面再分一线经理等等,层级众多、分工细化,团队往往过于庞大。搭建出来商业化团队有着共同的调性——外企出身,学历高、学术推广经验丰富。但由于太习惯于各司其职,单打独斗和开辟新市场的能力弱。

 

李可(化名)曾经在传统药企负责一款皮肤药的销售,老板对于销售任务压得重,一分钱总恨不得捏成几份来花。一款仿制药,只招了10个销售,加上患者服务部门,总共不到20人的团队。但这一款药,第一年卖了1700万,第二年卖了3400万,第三年卖了7000多万。对于这个团队而言,投入产出比已经相当不错了。

 

他如今所在的这家创新药企,只有一款新药上市,但整个销售团队已经高达100多人。去年,这一款新药收入只有2个亿,人均销售收入不足200万。这浩浩荡荡的100号人中,几乎有一半的销售毫无业绩。

 

在创新药日子好过的时候,一只庞大的销售队伍可以是PPT上炫耀的优势,可以是资本市场估值里的增值项。当创新药企现金流紧张又难以融资时,一只庞大的销售队伍自然成为累赘。

 

外企的那一套“高举高打”的打法也开始出现了水土不服。

 

 

-02-

外来的和尚:高举高打、花钱不计成本

 

 

凭借着原研药的先天优势,外企医药代表们不用求着医生开处方,也不需要做复杂的客情,就能轻而易举完成指标。传统药企销售们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必须无所不用其极地抢别人的盘子,绞尽脑汁在客情上做文章,才能在残酷的仿制药竞争里艰难存活。

 

靠着带金销售打下江山的传统药企们,给人一种“草莽”的形象。那些客情的举动,是跨国药企医药代表们最不齿的、也往往是最水土不服的。两者体现在营销风格上的差异是:前者在销售上用尽方法,后者更愿意在品牌上下功夫。

 

外企商业团队到了创新药企,其风格仍旧是高举高打,狂砸钱做学术。

 

李可所在的创新药企在过去两年做了一个关于网红医生的项目,一下子覆盖了十几个医生,一年砸了小200万,但好几个医生没有任何处方量。在他看来,这是典型的面子工程,真正有处方量的医生已是“网红”,不需要药企在口碑、名气方面再付出。另外,按照传统药企思维模式,会先尝试做一个网红医生,如果处方量效果好,再继续砸钱投入。

 

在传统药企引流患者时,为了节约成本,他曾经做过一个尝试,通过贴吧上的大V、医生科普来导流。如果每天能吸引5个、10个病人,老板就会支持继续投放:先砸1万,如果有效果,立马再砸10万。一旦发现没有效果,会立马停掉。这些在外企医药代表看来是极为短视、甚至上不了台面的营销方式,一定程度上却给传统药企带来了喘息和生存的机会。

 

他想在创新药患者QQ群这样的私域中,继续直播、讲课、引流的尝试。于是向部门负责人提议申请5万元来试水一下。得到的回复却是,“这个项目太小了,不用考虑”。

 

“在传统药企,整个仿制新药的预算不到2千万。我一年只能花100万左右,包含了营销费用、推广费用等等。”李可对比道,一两百万,在创新药企什么都做不了,“市场花费就不止200万。”

 

这种不计成本体现在公司日常花费上。2021年底,李可所在的创新药企在只有一个产品、背负着巨额亏损,竞争对手卖得更好的情况下,耗资千万举办了一场年会。在传统药企,如此隆重奢华的年会,只有在公司大幅盈利的时候才会大办特办。李可认为这笔钱花得特别不值当。

 

“前期,创新药企在销售团队上花钱太过大方,吃喝拉撒很多娱乐开支太大了,如果把这些几千万上亿的费用省下来花在刀刃上,投入到销售费用上不是更好?”

 

现实的确如此,在融资困难、股价腰斩的现状下,高成本投入只会让本就资金紧张的创新药企更加捉襟见肘。如今投资人和老板都希望通过较低成本,带来较好的效益,开源节流、精兵简政成为了创新药企需要学习的新课题。

 

 

-03-

传统药企的狼性和野性

 

 

狼性,是传统药企销售的一个特性。

 

“传统药企老板每天都会问,你给我弄几个病人?他每天都是盯着成交、增长。”李可说,传统药企特别讲究投入产出比,反过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比较短视,短期内就要销量。

 

在新的皮肤药获批、铺货的四个月内,李可每个月只引流了十几个病人。那4个月里,他晚上经常睡不着。耳朵里一直重复的是老板下达的死命令,“如果到了暑假还没卖好,都得滚蛋。”

 

另一家传统药企的销售也有类似经历。“老板直接要求你出成果,要是不出成果,立马炒掉你。”一位销售透露,自己公司的区域销售经理因为销量完不成,两年内已经被撤了3个。一般,3个月能看出销售能力,如果6个月之内不能完成新目标,老板简单粗暴下令“立马滚蛋,毫不犹豫”。

 

反观外资药企的销售团队,更为人性化。李可所在的销售团队,从2020年开始组建,大部分销售人员虽然没有业绩,公司也不愿意开口裁员。直到去年底,融资状况恶化后,领导才考虑精简团队。

 

传统药企的医药代表底薪低、提成高,如果超标完成任务,老板出手极为阔绰,绝对不亏待下属。在这样的激励模式下,医药代表会玩命地拼业绩、出成绩。

 

在外企,医药代表底薪非常高、提成低。原研产品本身就有先天优势,企业内部又有市场、医学等多个部门配合,医药代表不用过多担心合规问题,也不用太费力就能完成基本任务拿到一份体面收入。这样的激励模式之下,外企的狼性远比不上传统药企。

 

医药魔方的一篇文章形象评价了这两支风格迥异的队伍 ,“内资优秀的商务团队像土八路,几杆破枪,火力有限,但是子弹打光了还敢拼到刺刀见红。外资商务团队更像美军,海陆空火力猛,但是弹尽粮绝又没支援后,战斗力就很有限。”

 

一个从事血液肿瘤方面的创新药企销售提及,Car—t从筛选患者到单采回输,再到随访,外企团队会制定七八十个步骤,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但传统药企出身的销售团队会简化成一个步骤,只要患者今天交了钱,三天之内就给单采。

 

这种标准化、流程化,会让患者感觉到企业服务的周到性。但如果新兴市场全部按照标准化思路去开拓的话,势必占领市场的速度会很慢。

 

外资销售风格的创新药企,在提请一个项目之前,需要跟每个部门协调开会内容,在大家提完意见之后,再开会。开会时要签到、写邮件,开完会之后有会议总结,需要每个领导回邮件同意这个方案之后,项目才能执行。

 

“等这些邮件、书面工作做完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李可称,在传统药企,老板不会在意这么多流程,员工提出了项目方案,老板觉得可以干,就立马动员。

 

这就是硬币的两面——受标准化、合规性的影响,外企的营销推广显得束手束脚。传统药企的主观能动性强,效率高,但许多行为不规范、野路子多。

 

 

-04-

销售内卷本质:

创新药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为何外资销售到了创新药企会水土不服?

 

本质在于创新药企的竞争环境愈加类似于仿制药。正如前面所说,中国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是me—too,并非first-in—class。太多的创新药只是在一个靶点上做结构性、片段性的优化,成为一个高级仿制药。它并不像原研药,有足够的生命周期,一个医药代表整个职业生涯可以为一款产品服务。

 

一位行业人士举例,在血液肿瘤Car-T里,全国有200多项临床实验,有三四十家企业都在做Cd19这一个靶点研究。内卷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所有压力全部给到了销售部门。在他看来,最终导致的结果,一是企业价格战和成本控制,决定其能不能进医保;二是,哪家服务做得好。

 

当创新药商业化的竞争,变相地成为一场仿制药“混战”。单单一个PD-1,目前已经有9家药企在争夺一个患者。其中一家药企销售提及,剧烈的争抢下,医药代表的本职工作已经不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医药代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正儿八经来传递学术信息。如今,创新药企拼得更多的是客情和服务,而这和所有仿制药企使用得手段没有任何区别。

 

与已经赚钱的传统药企不同的是,创新药企商业化落地的成功与否对尚处于亏损的公司们影响极大。一旦销售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二级市场的股价会立刻做出过度反应。而且,多数创新药企只有一两款产品上市,如果后续管线不足、没有新产品推出,商业化团队烧钱的窟窿只会越来越大。这对于一直没有实现盈利的创新药企而言,是致命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药商业化团队来自于哪里,本身基因是什么,就决定了这家创新药企的销售策略是什么。“如果这个团队是跨国药企过来的,那它大概率的基因还是合规、学术那一套。那就得看公司政策到底能不能允许它去向仿制药操作模式去靠近,如果不能靠近,又出于市场竞争的恶化,这个团队迟早会消亡掉。”上述人士直言。

 

曾经有机构实地调研信达生物后认为,“它在学习恒瑞的销售模式,团队也很有狼性。”面对如今强敌环伺、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信达生物在学习恒瑞的“结果导向”、“狼性文化”的销售模式的同时,进一步直接启用传统药企销售人才。

 

或许,这会是一条暂时的突围之路。

 

继续阅读

Keep奖牌催生代跑灰产:有商家加价倒卖,还有代跑代拍服务

2023-02-13

Tech星球2月13日消息,近日,有博主爆料“Keep卖奖牌挣了5个亿”成为热议话题,虽然具体金额尚未证实,但围绕Keep奖牌,已经催生了奖牌倒卖、代跑代拍等灰色生意。

据悉,Keep中有一个专门的“活动”页面,内有线上报名赛事的功能和入口,用户需填写相关信息并交付“参赛费”,在按要求完成活动后,能够获得Keep官方颁发的奖牌。

有媒体指出,虽然名为线上体育赛事,实际上就是卖奖牌,19.9元购买一个虚拟奖牌,39元则可以购买一个实体奖牌。而为了吸引用户参加,Keep与很多IP联名了定制赛事和定制奖牌,甚至还引入了盲盒玩法。

同时,围绕Keep奖牌已经形成了奖牌倒卖、代跑刷数据的生意。在闲鱼上,存在着大量的商家直接销售Keep奖牌;更有甚者,有商家还提供代跑代拍服务。

不过,Keep的线上赛事奖牌活动也投诉颇多。在黑猫投诉上,Keep的累计投诉量高达19974个,其中涉及大量关于奖牌的案例。

此前2022年9月,Keep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显示,2020年及2021年Keep 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970万和3440万。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Kee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3770万,并且于2022年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4108万。

Keep平均月度订阅会员数由2019年的77万增长至2021年的330万,会员渗透率由2019年的3.5%增加至2021年的9.5%。2022年上半年,Keep平均月度订阅会员数为367万,会员渗透率为9.7%。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Keep的月平均会员留存率分别为70.8%、73.3%、71.7%和69.4%。

招股书显示,Keep收入主要由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自有品牌运动产品,广告和其他服务组成。

财务数据方面,Keep于2020年实现营收11.07亿元人民币,2021年实现营收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 截止到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17亿元人民币。

继续阅读

Arm中国被曝裁员近百人,大多是研发工程师

2023-02-13

宏观逆风、消费终端市场萎靡,正给上游芯片产业链带来更多困难,不少企业选择裁员以缩减开支。

2月11日,路透社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软银集团旗下芯片公司Arm在中国的合资公司——Arm中国(Arm China)上周裁员90-95人,以应对今年充满挑战的业务前景。

观察者网就此事联系Arm中国上海办公室,但可能因为周末,电话无人接听。

路透社也未获得Arm中国的置评。

路透社报道截图

此次裁员正值软银试图让Arm在今年上市之际。中国市场一直是Arm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不过Arm中国管理层长达两年的“夺权大战”导致前CEO被罢免,给这家公司带来不少麻烦。

路透社援引的两名消息人士称,此次被Arm中国裁掉的员工大多是研发工程师。在裁员之前,Arm中国大约有700名员工。还有一名消息人士称,去年Arm在全球裁员,影响了高达15%的员工,可能有1000个工作岗位被波及,但当时并没有影响到Arm中国。

Arm于1990年成立于英国剑桥,这家公司并不制造芯片,而是专注于开发低功耗的芯片IP并向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授权。基于这种业务模式,Arm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IP授权许可费和芯片版税。

财报披露,2021年,Arm公司营收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4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Arm中国合资企业约占总收入的20%,即5.4亿美元左右。同年,整个Arm芯片许可业务收入达11.3亿美元,基于Arm架构生产的芯片出货量高达292亿颗。

2016年,日本软银集团斥资320亿美元全资收购Arm。目前,高通、联发科、苹果、华为和紫光展锐等企业均在采用Arm相关技术开发芯片,下游应用主要是智能手机,但也包括物联网、PC和数据中心领域。2019年,Arm在全球移动处理器和物联网处理器市场占据90%的份额。

过去两年,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曾试图以高达660亿美元的代价从软银手中收购Arm,但由于无法通过各国的反垄断调查而最终放弃,随后软银开启了Arm的IPO计划。

Arm中国的前身则是Arm在中国的子公司,已有20多年历史。2018年4月,Arm的中国业务完成分拆,并重新与中国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官网披露,Arm中国目前的办公地点包括深圳、上海、北京、成都,在职员工900+,研发人员85%+。

虽然企查查目前显示,Arm在Arm中国的持股比例为47.3%,为后者的实控人。但根据合资公司成立时的协议,Arm中国是一家中资控股公司,由中方资本持股51%,Arm持股49%,不过中方资本股权较为分散,厚朴基金持股36%,安创投资持股15%。

Arm中国也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官网称该公司是一家独立运营、中资控股的合资公司,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芯片IP设计与服务供应商。据披露,目前Arm中国在国内的授权客户超过300家,95%的国产SoC基于Arm处理器技术,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250亿片。

Arm中国官网截图

虽然表面欣欣向荣,但Arm中国过去两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高层动荡:前CEO吴雄昂拒绝被董事会罢免,并指控软银在夺取Arm中国的控制权,欲将独立的合资公司变为可完全掌控的子公司,为自身财务利益服务。

尽管吴雄昂不断发声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但随着Arm中国在去年4月完成工商变更,吴雄昂最终还是落寞出局。不久后Arm中国官宣,新任联席CEO刘仁辰和陈恂已全面接管Arm中国的商业经营,前者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多家研发和投资机构管理经验;后者是软银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和中国区主管。

实际上,外界最关注的并不是吴雄昂的去留,而是Arm中国管理层变更后,还会不会像之前一样积极布局自研IP。官网披露,独立运营以来,Arm中国一直在自研业务上大力投入,推出了“周易”NPU、“星辰”CPU、“山海”SPU以及“玲珑”ISP&VPU等自研成果。

在出局之前,吴雄昂曾对外发声称,Arm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将Arm技术真正落在国内,并且通过大力发展自主研发,提升产业链的安全自主,“或许因Arm中国做得太好而怀璧其罪”。

针对外界对于自主研发的关切,Arm中国联席CEO刘仁辰去年6月在到访中兴微电子时表示,Arm中国在坚持大力投入自研IP的同时,也将与Arm公司紧密合作推进技术落地。

Arm中国新任联席CEO刘仁辰和陈恂

虽然Arm中国的控制权之争告一段落,但Arm的挑战并未结束。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市场整体下降12%,也让Arm下游的手机处理器客户备受冲击。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2022年末,主要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均大幅下滑,三星和苹果都受到重创。尽管在第三季度曾出现一定的企稳迹象,但亚太地区和欧洲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市场表现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头部市场的库存积压严重。

2022年四季度,美国手机芯片巨头高通营收为94.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5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为22.35亿美元,同比下降34%。同期,中国台湾手机处理器厂商联发科营收新台币1081.94亿元(约合人民币244.亿元),同比下滑15.9%,创两年新低;税后净利润新台币185.14亿元,同比下滑38.6%。

展望2023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的消费电子市场复苏之路依然艰难。2月10日,Canalys分析师刘艺璇表示,2023年将是艰难的一年。最近的宏观经济趋势表明,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之路充满不确定性。厂商和渠道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保持谨慎的态度。

在此背景下,Arm和Arm中国的收入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这或许也是Arm中国此次裁员的一大诱因。而在去年接受采访时,Arm首席执行官Rene Haas曾表示,IPO过程中将对行政开支的增加变得更为谨慎。

事实上,为了在宏观经济低迷下缩减开支,裁员已成为英特尔、谷歌、微软、亚马逊、戴尔、惠普等欧美科技公司最近几个月的常态。2月7日,数据追踪网站“layoffs.fyi”称,2023年以来,其所记录的全球知名科技企业裁员总人数至少已达到94838人。

继续阅读

悄悄拍了同学1000多张照片

2023-05-22

北仑区大榭一小依海湾而建,环境优美,校园里有棵樱花树是同学们的最爱,每年樱花盛开时,学校的政教处李崇高老师和教务处吴学军老师会为全校的1000多名同学在樱花树下拍下个人照片。6年下来,每个同学都在大树下留下了至少6张记录着个人小学生涯中成长的照片。
她还拍了张照片,买了一堆药放在床边。她拍了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配文是:“月初我坐得不太好,还生病了!现在我婆婆病了,我不能伺候她了!”
走下了二楼,真正来到浴池旁,带着小兔子tony,在这里拍了好多好多照片。不知为何,此刻的乌云散尽,阳光把润润的池水映照的更加漂亮,你抱着tony,开心的笑着,留下了一张张纪念。我还记得你的呢大衣,和巴斯的颜色有些相像,我还记得你夸我,用人像模式拍的真棒,我还记得你拉着我给我们定格下几帧亲密的美好,我悄悄的害羞,悄悄的欣喜。
不得不说秋月真的是一位“好老师”每一道题都讲到我听懂为止,后来学完之后,我们就去睡觉了,我道了晚安之后就回到了房间,我悄悄的来到窗前,看见林迟的灯还亮着,月光洒进我的房间,显得有些清冷,他的窗帘拉着,但台灯的柔光把他的身影显得格外俊俏,我偷偷拿出手机拍了张相片,静悄悄的回到了床边,仔细端详这那张照片,我在想:我会努力的,像秋月一样,你会喜欢我吗?我淡淡的笑了一下。
2、学生团队AI修复超1000张失踪儿童旧照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盛建中召集同学研发用于修复失踪儿童老照片的人工智能算法。修复后的照片由公益组织提供给警方用于寻找失踪儿童。目前,盛建中及其团队已经修复了超过1000张失踪儿童的照片,先后已有9人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人民日报)
就因为看不惯张大军闺女学习好长的好,得各科老师宠爱,那几个和她同班的女同学,借着讲题的借口,把张大军闺女连拉带拽的引出学校,到了背人的小巷子,剪头发,踹头,打耳光,甚至还故意撕开校服拍了照片。
「刚才我碰巧看见你在拍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女玩的照片,感觉她们之间的氛围很温暖,所以想问一下同学你,能不能把那张照片发给我一份呢?」
摄影师水平挺不错的,前前后后总共拍了有上百张照片。但是,套餐里面只能选择12张照片精修并写出来,且电子档照片也只能给12张。
地铁上、公交车上、图书馆里、舞蹈室里,到处都是羡慕的眼神。就连去饭堂打饭,他去迟了的时候,都会有素不相识的男同学为她悄悄送来自己的饭菜。毕业后他被分到市电视台,一时间成为全市人眼中的热点人物,就连到菜市场买菜时,卖菜的大爷、大娘认出他,都要和她拍张照片,发个抖音,蹭蹭热度。
近日,安徽宣城,00后大四女生张同学带80岁退伍老兵爷爷张洪林来北京旅行。张洪林老人年轻时曾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来北京走走是老人一直以来的愿望。张同学表示,爷爷很开心,拍了很多照片,说要带回去给战友们看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拍摄花了一下午近7小时时间,选片花了5小时时间,223张,选了18张,也真够为难我的。悄悄拍了张,原片还可以,期待精修版。今后应该每年坚持拍一套写真,当作是记录也好,成长也罢,人生总要有些仪式——可供年老之时回味。
1、学生团队AI修复超1000张失踪儿童旧照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盛建中召集同学研发用于修复失踪儿童老照片的人工智能算法。修复后的照片由公益组织提供给警方用于寻找失踪儿童。目前,盛建中及其团队已经修复了超过1000张失踪儿童的照片,先后已有9人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人民日报)
摄影师为二人拍了张拍立得,他正在搜集有关爱情的题材,说李香琴和凌凌漆好像一对坠入爱河的情侣。照片拍得还挺不错,两人正看着照片,摄影师又拍下一张,带走了。凌凌漆就把这张照片珍藏进了西装口袋。
其实我知道早在X-T3时富士的连拍就已经在张数上占据优势了。富士X-H2S这次的连拍速度是40张/秒,并且可以连续拍摄1000张照片。说白了只要你的卡容量够就可以一直拍下去。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但40张/秒的连拍速度确实已经可以记录鸟类起飞或者飞过画面的全过程了,对于生态记录者而言是确确实实够用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吴京看到成龙在现场和其他人聊天,所以他想到打个招呼并拍张照片记录下来。于是他跑到成龙身边,从包里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吴京拿出手机向成龙说明来意后,成龙很惊讶,但还是收下了照片。从镜头前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私底下的友谊很好。照片拍摄结束后,吴京还表示要把照片给妻子伊奥拉看,不仅是为了报道她的旅行,也是为了炫耀他和成龙的友谊。
于是她就随手拍了张照片,并且将这张照片发到了校长的手机上,校长在看到这张照片之后,内心被王福满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于是他便将这张照片发到了社交媒体上。
照片中,林心如身穿白色T恤,头戴渔夫帽。他那张朴素的脸很朴实。从眼镜映出的画面来看,这张照片是林心如自己拍的。
这天像往常一样的加班到了深夜,想着自己的处境,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就有点烦。便拍了张照片发在朋友圈配文今天又加班。
来到学校后,再来一张自拍照,应该是拍张照片跟父母汇报自己安全到学校了,让父母不用担心,她上学很自由,学校氛围很轻松,上课还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小零食,
是的,如果红绿灯架上有摄像机的话,都会被拍,一般来说,闯红灯会被拍3张照片,一张是前轮过感应线,接着再拍一张,最后是后轮过感应线。
在南台那拍了张马路的照片,因为马路两边的老树。每次骑电动车去都想给它们拍照,但每次都急急忙忙没有时间拍,这次可是拍了。
而在连拍方面,佳能EOSR7能满足机械快门/电子前帘快门下最高约15张/秒和电子快门下30张/秒的高速连拍,并且这款机器是支持连拍预录功能,按下快门前可以预录半秒的连拍照片记录。
萧疏桐走过去坐到凌朔方旁边,看着他拍的照,一张张的翻,有些他都不知道凌朔方什么时候拍的,角度找的真好。不过萧疏桐是看不到自己的照片的,凌朔方怕人多想,给他看的只是植物那些照片。
不过,摄影效果好了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照片体积大。我随手试了下,就拍了张楼下小区照片就70多兆。看来以后还得养成定期删照片的习惯,不然很容易内存不够。
林悦辞职了,她从没告诉梁文博她偷偷拍了那张照片,原本她想给梁文博一个机会,但是梁文博放弃了,林悦恨死了梁文博和戴琳,于是她悄悄的把照片发布到了公司的论坛里…
一是景点摄影,一张照片5元,最多可以拍5张收益25元。二是拍摄餐厅美食的照片,一张照片的价格为1元,并且只能提交一张照片。
刘嘉玲和张叔平是老交情,两人一起拍了照片。张叔平里面穿着白衬衫,外面搭配黑色休闲服,给人一种温雅的感觉,很帅。
孙磊偷看丈夫的手机,打开同学会组,然后根据大照片照片分别浏览朋友圈,看看谁最有可能,有不好的预感。结果发现,一个陌生的少女不仅拍了同学聚会的大照片,还拍了两个人的单独照片。
拍这样一组照片通常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摄影师和后期还要从几张G张照片中挑出最满意的照片进行细化,最终呈现出这组照片的效果。
1)资料收集:班级照片,视频,每一位同学的单人生活照,每位同学以寝室为单位将照片发到班级邮箱,一个寝室照片数量10—25张,照片注明时间,如果想多露脸当然也可以多发照片,多多益善喽。
这张照片还是之前狗仔拍的那张,他将花钦的那一半裁掉了,只剩下时沐阳,看着照片里男人完美的下颌线,疯狂用手指戳了戳:也就你让我这么苦恼了…
这张照片我记得我一共拍了快20张,我知道我要表现一个动静的结合,但开始都只有一个人路过,感觉画面不平衡不和谐。当我想走了的时候,这张照片却突然出现。拍完以后那种兴奋不言而喻。

继续阅读

线上小额

2022-02-22

在华为云的助力下,永安保险的业务系统在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线上自助投保、自助报案、小额自助理赔、保单信息查询、7×24小时线上客户服务有条不紊,“线上永安,智慧永安”得以实现。
2004年,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敦煌网成立了。它是首家中小额ToB线上交易平台。它的建立开始推动了线上交易、线上物流、线上关务等一系列全新的服务项目。
(二十七)简化小额退税办理流程。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简化500元以下小额退税办理流程,由办税大厅受理并审核,纳税人通过办税大厅线下申请的,当场办结;通过电子税务局线上申请的,1个工作日内办结。
下面我们也会分析一下,目前线上的学平险产品,以及疾病保障类似的小额住院医疗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
4.解决方案—应用平台智慧乡村治理—小额工程立项招标变更验收资金拨付所有小额工程全纳管全公开以村作为业主的所有工程,通过清廉村居平台,全部实现电子化监管,通过线上村务向群众公开
为了让金融科技更好赋能乡村振兴,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质效。2022年末,全市共建成信用村2368个、信用户万户,线上信用贷款净增3亿元。持续优化“极速贷”等线上贷款产品,大力推广无纸化、数字化展业模式,对所有营业网点布放移动PAD,持续推动移动展业系统功能优化,加快小额贷款全流程数字化作业步伐,小额贷款线上放款占比超过95%。
业内人士表示,线上业务最大风险是欺诈风险。微众银行以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为主,小额、分散的特点突出,对系统的服务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用大数法则分散风险。
小编补充:1、中原消费金融是位于河南的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以小额、分散为原则,践行“普惠金融”的宗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还有18、19岁没上学的人群,实际上也是消费的主体。有的人确实是要安排平滑跨期的消费,有的人习惯线上消费。线上消费会呈现透支、短期、小额、高频的特征。这些是客群选择的重点。
此外,针对进城就业创业的新市民,该行优先为其申请再就业担保小额贷款,近期将优化改造再就业担保小额贷款系统业务流程,对接手机银行、移动展业,增加线上申请和线上支用、还款等业务办理功能,提升客户体验;对于符合其他小额贷款准入条件的新市民客户,各分行可在利率授权范围内给予专属的利率优惠,加大对重点行业新市民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多层次服务新市民客群,进一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个人小额借贷,产品操作是不是简单方便很关键,微粒贷这方面就很不错。用微粒贷借钱,无需抵押担保,全程线上操作,官方入口就在微信服务或手Q钱包页面,点进去跟着页面提示操作就好。
移卡以乐刷科技有限公司的支付牌照为基础,业务布局互联网金融多个领域,在消费金融领域有助贷业务、小额贷款牌照等,并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线上流量营销获客。(禾金财经)
不过民生在刷卡养卡的时候需要注意,大额刷卡一定不要超过此卡额度的60%,小额就是1000以内。一定要保持真实消费,比如各种线上扫码等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额技巧。
在公众号文章内:①有链接直达线上商城及商详页,高效引流;②每期头条推送里还会设置互动话题,从留言中抽选用户送出福利,赠送小糕点或小额优惠券。
该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不断完善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通过“晋享贷”小额信贷平台实现线上无接触式服务,客户经理依托移动平台作业,提供随时随地的贴心服务,从申请到通过审批,极大提升了资金到账效率。截至目前,该行通过小额信贷平台授信67笔,金额708.7万元;用信73笔,金额442.48万元。
“晋享贷”小额信贷产品作为一款用于消费和经营的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30万元,最长期限3年,无担保、无抵押,可通过晋享生活APP、山西农信微银行公众号等线上申贷渠道申请办理,线上授信、线上用信、线上还款,随心借,灵活还,方便快捷,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贷款业务办理。截至目前,已有78位客户通过“晋享贷”线上申贷平台在怀仁农商银行成功授信,累计授信金额1365万元。
在数字化服务三农金融方面,我们积极发展极速贷、E捷贷等线上金融业务,通过“数据多跑腿、用户少跑路”,延伸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并借助“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积极推进小额贷款线上化。
为了让金融科技更好赋能乡村振兴,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质效。2022年末,全市共建成信用村2368个、信用户万户,线上信用贷款净增8亿元。持续优化“极速贷”等线上贷款产品,大力推广无纸化、数字化展业模式,对所有营业网点布放移动PAD,持续推动移动展业系统功能优化,加快小额贷款全流程数字化作业步伐,小额贷款线上放款占比超过95%。
小额诉讼就走互联网,我们用的是北京互联网法庭。线上立案,线上开庭,用起来蛮简单的,就是流程比较长,尤其是等待开庭,我们大概在半年后才开庭,耐心等待即可。
在线上抽奖活动中,线上抽奖,线下领奖,这是门店提升销售额的管用手法,只要与传播方式结合得恰当,通常可有较好的传播效果。现金红包如果是小额可以直接领取到微信,大额可以现场领取。满减优惠券可以刺激客户到店消费。
如今互联网上,借贷APP和平台非常多,基本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比如京东金融,这是非常火爆的小额贷款线上平台,推出的产品有京东金条。那么,京东金条提升额度后怎么无法提供服务?原因有这两点。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线上,客户群是小额贷款客户。线上风控不仅是它最大的优势,也是它最大的风险点。中小农商行的优势在于线下,最大的短板是线上。只要将两者合理结合,就会找到一条务实有效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兴农卡创新的小额信用及统一提前授信方式,将农村产业的专业分析、农户信用数据量化成授信白名单,按照标准化、电子化、流程化的“整村建档”+“整村授信”模式实施批量复盖,实现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的新型融资模式。后台自动审批、线上签约、线上授信、线上放款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融资成本降低和年费、手续费、汇款费全免提供了可能。
二是打造数据赋能线上驱动新模式。本行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线上线下融合赋能,推动实现场景获客、数字授信、线上营销、移动作业及智能贷后,为小额贷款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持续优化极速贷等线上产品功能,基本实现了基于移动展业的小额贷款全流程数字化作业。截至报告期末,本年小额贷款线上放款笔数占比近95%,极速贷产品馀额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亿元。
以“快”的作风,优化金融服务流程。该行组织开展信贷业务培训,以小微信贷系统为依托,简化手续资料,下放贷款受理权限,实行线上审批、集中管理,确保小额贷款12小时内审查结束,审批通过的小额贷款1天内发放到位,抵质押贷款3天之内放款完毕。同时,创新推出“大棚贷”“耕种贷”“养殖贷”“瓜果贷”等乡村振兴系列产品,进一步完善丰富“安馨贷”线上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用款需求,真正实现随用随贷、随借随还,打造“指尖上的银行”。
2、线上经营更亮眼,服务客户更贴心掘拍。零售经营面向千家万户,复盖面广、客户数量多,小额化、分散化是显着特点,线上经营日益成为主力渠道。农业银行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激发经营发展新动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金融科技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线上经营管理能力。农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线上零售信贷产品线。

继续阅读